“双减”政策落地,江苏体教融合发展如何?社会力量如何更好地走进校园?2月22日,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,会议就江苏去年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成果及问题进行交流,并就接下来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。
记者从会上了解到,目前江苏体教融合水平逐步提升,体校教育不断改革完善,俱乐部和专业教练力量为体育教育“加成”,人才培养效益显着提高。青少年正成为体育强省建设中最具活力的力量。
体教融合,特色项目助力“少年强”
作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主线,体教融合是本次会议关注的首要议题。随着“双减”政策落实,在江苏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中小学体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分量越来越重。
,,telegram中文群组搜索(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。telegram中文群组搜索包括telegram中文群组搜索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。telegram中文群组搜索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江苏作为推动体教融合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,提出了要在全省各县(市、区)开展青少年体育“5621”计划,即每个县(市、区)开展5个以上的体育特色项目,每个项目按照不低于6所小学、2所初中、1所高中学段衔接的项目布局。截至目前,全省13个设区市的107个县(市、区)4879所中小学对61个项目进行了布局,布局率达到100%。
在南京,一到课间操时间,南化四小的学生们纷纷拿出排球,做起了学校独创的“排球课间操”。在这所与排球有着近50年渊源的小学里,人人都是排球手。在最近几年的学生体质监测中,该校学生整体体质逐年提升,与排球特色项目开展密不可分。女排奥运冠军张常宁和全运冠军唐宁雅走进校园,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。优质的体育师资力量和项目资源由全校师生共享,在南京乃至全省越来越普遍。
去年的第二十届省运会新设立了少儿体适能和小巨人优苗体能项目,为少儿幼儿体能培育提供了新的机遇。三年前,泰州市城东中心小学成立了泰州市第一支跑酷体适能校队,当年只有三十多位同学的队伍,如今圆满完成了省运会参赛任务,并成长为一支100多人的校队,在体适能与跑酷运动的陪伴下,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了积极运动的习惯,也为未来成长和专业训练夯实基础。
但从江苏近五年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看,仍然存在学生运动量不足,超重和肥胖率持续上升,近视率居高不下等问题。对此,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提出,接下来,江苏体教融合既要布好易于开展的大众项目,也要考虑普及程度不高的项目,同时带动优质中小学积极参与。此外还要加大对青少年近视、肥胖、脊柱侧弯和心理亚健康等问题干预方法的研究推广力度,充分发挥体育对青少年身心的调节作用。
育身育心,后备人才扎实“不偏科”
评论列表 (0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