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快讯内容详情
惠誉:亚太去年第四季 评级下调企业比上调多

惠誉:亚太去年第四季 评级下调企业比上调多

分类:快讯

标签: # 新2代理网址

网址:

SEO查询: 爱站网 站长工具

点击直达

惠誉:亚太去年第四季 评级下调企业比上调多

来源:联合早报 作者: 岳开新   邮箱: yuekaixin@sph.com.sg 2023-02-17 05:00 岳开新 | 联系作者

yuekaixin@sph.com.sg

岳开新 报道

报告指出,评级下调主要集中在那些容易受到经济放缓、高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影响的企业。

亚太地区去年第四季评级下调的非金融企业超过上调数量,而房地产领域的企业在评级下调企业中超七成。

在惠誉(Fitch Ratings)评估的非金融企业当中,去年第四季评级下调的亚太地区企业为九家。其中,七家来自房地产行业;资产流动风险是导致去年亚太企业评级下调的主要因素。

截至去年底,在亚太、北美和欧洲企业的整体评级展望中,8%的企业评级上调,持平和下调的各占80%和12%。

2022年评级下调的企业增加,主要是受到俄乌冲突影响。惠誉表示,按当前趋势,这种情况短期内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不大。

根据惠誉日前发布的报告,在七家房地产企业当中,新加坡的普洛斯(GLP)因去年上半年有一笔巨额现金流向控股公司但没有公开细节,评级被下调至“BBB-”。此外,新加坡上市的印度尼西亚公司房地产力宝商产信托(Lippo Malls Indonesia Retail Trust)则因流动资金情况恶化及再融资风险,评级从“B”下调至“B-”。

不过,亚太地区去年第四季下调评级的企业,从第三季的17家减少至九家。

展望未来,惠誉认为,因宏观经济疲软可能会造成企业营收下滑,全球非金融企业存在评级下行风险,尤其是在北美和欧洲地区的企业。

与亚太地区相比,北美和欧洲地区的企业,上季评级下调数量则所有增加,分别从第三季的17家和八家,增加至36家和13家。北美评级下调的企业主要来自科技、媒体和电信、零售和消费以及医疗保健行业。而欧洲则主要是来自零售、休闲、消费以及媒体和电信行业。

此外,各区域企业评级下调的主要因素不同。北美企业主要受财务状况影响,而欧洲企业则主要是因为行业竞争力下降。

另一方面,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,各地区与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相关的企业评级则获上调。现金流的增加,帮助这些企业减少负债并改善资产负债表。

下调评级的企业数量为2021年第一季以来最低。

 当前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~

发布评论